整型溢出读后感


⾼考改⾰⼀把刀,砍完竞赛砍自招。昔日清北堂前燕,飞入寻常211。
学科竞赛毕竟只是少数⼈的游戏,但受到的优惠是全体中国学生都能看懂的:保送/降分。⼈们发现这群「少数人」用他们不理解的事情,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于是第⼀时间想到的就是嫉妒。加上媒体⼀次又⼀次把竞赛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还添油加醋煽风点火,牺牲竞赛可能是历史的必然……⾛独木桥的恨那些划船的,认为他们⾛捷径靠⿊幕,便⾮要把他从船上拉上来。殊不知划船需要技术、买船需要资本,大部分人天赋也不够,投入也不够,便只想着怎么陷害别⼈了。

这将成为⾃招退场前的最后⼀个⾳符。即将展开的是⼀个崭新的,尚未确定的时代。

他们当中那些佼佼者的经历将如同⽆数前⼈的故事⼀样,成为后来者眼中的传奇。

读完了整型溢出这本书,有一些感想,便记录下来。

“不公平”这是竞赛遭遇质疑的最重要的原因,外人大多是在没或者无法深入了解竞赛训练方式以及竞赛生刻苦程度的情况下便与大众一起大骂竞赛—但最终他们骂的而非竞赛本身,而是我们这些遭受非议最多、付出最多而无法为自己发声的竞赛生。我忘不了为了集训而与班主任争论一整个晚自习的经历,忘不了那种与同行者一同debug、出数据、互膜互吹的快乐,那种沉浸于知识本身、与他人愉快交流的感受,我至今也无法忘怀。
但在进入大学后,某次与同高中校区的友人聚会时他们那句:那这种竞赛我觉得你们参加也没啥意义,真不如不参加。那种骨子里对竞赛的轻蔑–或者说是嫉妒我也忘不了。
竞赛本身并非是一个功利的事情–就像奥数本身也并非功利的事情,但当竞赛与升学挂钩之后,大量的争议便会接踵而至。外人并不在意竞赛是否真正公平,他们只在意:他们能否获得更“公平”的公平。
国人常有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的想法和很多媒体的推波助澜让竞赛这种在他们看来的“不正当手段获得的捷径”变成了众矢之的。
竞赛本身是给有能力、有精力的高中生一条提高自己、拓宽视野的途径,这些选择竞赛的竞赛生并无任何错误,却承担了最多的骂名。
竞赛生要顶着老师、家长、高考等各种重压,在竞赛这条路上艰难前行。他们本就已经够累了,举我最熟悉的信息竞赛来说,集训期间,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都泡在机房,一整天的思考与晚上回家之后的debug的艰辛是不为外人所知的;然而这种努力却被各大媒体与“公知”所忽视,他们只知道竞赛生在成功之后所获得的优待,却并不了解他们为了成功背后所付出的有多少。
信息学竞赛或许是五大竞赛中发展最坎坷的,因为这门竞赛的学习对高中阶段所考试的科目是没有直接益处的,再加上€€£ 这个组织各种阴间操作,Oier们所要承受的东西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Oier们一路披荆斩棘,通过独有的圈子交流+老人带新人的优良传统,oier们终未在这种大环境下屈服,依然走着自己的路。
我感触更深的便是成绩越好的人普遍更看不起竞赛,与其说是看不起不如说是他们成绩越好,越觉得那些获得和他们同等入学资格的竞赛生们不够格吧。
我并非一位成绩优异的Oier,甚至可以说是一位成绩糟糕的Oier,只考了一届NOIP,只有一个二等奖,成绩也算不上优秀,但正因如此我更为当下竞赛生所惋惜,我们那时的环境已经够糟糕了:老师反对,学校不同意(还有自己划水);
而你们的环境更糟糕。或许对我这种菜鸡而言这种政策的影响不大,但这对那些把3年心血全部倾注于OI的竞赛生的影响大得我无法想象;清北种子或许只能去普通本科或者复读全身心投入文化课中,只能放弃OI
就竞赛本身而言,究竟是大规模普及,全民学习好;还是小规模精英化,仅仅提供给那些既充分学有余力又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好?
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

这样的改革方式出现,我们也许不再能专⼀地钻研,⽽是要走更为保险的双修道路。在这个要么保送要么降分的独木桥上,有多少人有能力去孤注⼀掷?

改革至少应该从新⼊学学⽣开始影响吧,就算等不了两年,⾄少放过16级,给这帮倒霉孩⼦⼀年的复习时间⾏不⾏???这20分配吗?配得上努⼒?配得上天赋?配得上理想?配得上热爱?

​ 自主 招⽣ 自主 招⽣
​ 五⼤学科竞赛倒闭了
​ 中国 国家队 五⼤ 国家队
​ 世界比赛打铁了
​ 我们没有没有没有办法
​ 只有学⽂化课课本
​ 20分 20分 统统 统统
​ 全场统统20分

最后,让我们好⽣谈谈竞赛选⼿这个群体。在近⼏年来的种种风波当中,他们⽆所争议地是受波及最⼤的⼀群⼈。
是谁被调剂到和竞赛学科毫⽆关联的专业?是选⼿。
是谁被弄丢代码,因为莫须有的原因被禁赛,由于同省考⽣的违规⾏为⽽错失省队名额?是选⼿。
是谁被不明就⾥的⽹友斥责为所谓“权贵”?是选⼿。
是谁整天为政策的变动所担⼼,唯恐⾃⼰的努⼒化为泡影?还是选⼿。
可他们同时也是最缺乏话语权的⼀批⼈,在跟⾃⼰的命运息息相关的这些事务中,这些选⼿却⼏乎不能产⽣任何影响。他们唯⼀能采取的有效⼿段就是更加拼命地埋下头去学习各种知识,⼒图使⾃⼰在下⼀场的竞争中拔得头筹,⽽之后等着他们的还有更多的竞争。
⽏庸置疑的是,这些选⼿对竞赛本⾝都怀有⼀以贯之的兴趣,有时甚⾄到了狂热的地步。但在承认他们对竞赛的热爱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考虑另⼀个事实:在2015年之前的每⼀届⾼中⽣当中,热爱竞赛学科的⼈数不见得⽐他们的后辈更少。只是因为当时学习竞赛的风险更⼤,门槛更⾼,从⽽导致了不少⼈衡量利弊之后在⼀开始就放弃了踏上竞赛之路的可能性。这⼏年较为安稳的竞赛形势的确给了更多学⽣以接触竞赛知识的机会,但也让许多新队员在选择加⼊竞赛学习时部分忽略了竞赛原有的残酷性。必须认识到⼀个关键点,即竞赛并⾮⾼考的替代,⽽是对⾼中知识的补充。最有资格学习竞赛的学⽣⽆⾮两种:⼀是⾼考科⽬发挥极强,即使在竞赛学习上耽误过多时间也⼏乎不影响其⾼考成绩的;⼆是竞赛学科极为出⾊, 能够⼗拿九稳地进⼊国家集训队的。热爱和天赋在竞赛学习当中缺⼀不可,少了⼀个便是拿⾃⼰的前途做赌注。从这个⾓度来看,适当提⾼学科竞赛的准⼊资格对⼤部分⼈⽽⾔也并⾮坏事。⾄于“强基计划”会对2020届的信竞⽣造成多严重的影响(我已经知道影响有多大了),在各⼤⾼校的招⽣简章正式发布之前还不能下定论。在此之前只有耐⼼等待。 对于⾼中⽣⽽⾔,信息学竞赛或许是⼀个崭新的世界,但他们迟早要进⼊⼤学这⽚更为⼴阔的天地。到了这⼀步,竞赛就不再是将他们从⽆趣的⾼考科⽬中解放出来的救星,却反过来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们施加了更多的限制。“竞赛⽣”的⾝份既是光环,也是压⼒所在,它将竞赛⽣们的个⼈价值和竞赛本⾝绑定在了⼀起。他们曾经花在竞赛上的时间越多,取得的成就越⼤,因为⾃⼰的竞赛成绩受到越多⼈的赞许和崇拜,他们也就把⾃⼰的个⼈价值同学科竞赛绑得越紧。⽽竞赛延伸⽽出的深厚且⾃成⼀套的学习和竞争机制在⼤学⾥可以继续发挥价值标准的作⽤。要摆脱这样⼀套相当完备的评价体系,对部分竞赛⽣⽽⾔是件难事。其实,不论是竞赛⽣还是⾼考⽣都应该意识到⼀个问题,即⾼中时的价值评估体系实际上具有相当⼤的局限性。除此之外,还存在许许多多的可能性和各种各样的价值标准,将⾃⼰囿于⼀地的⾏为实际上相当不理智。竞赛经历固然值得怀念,但我们也要敢于向它挥⼿作别,去创造更多的⾃我价值;⽽在竞赛中培养,锻炼出来的各种能⼒和素质,才是真正应当带在⾝上的东西。这也是竞赛本⾝赋予它的学习者的最宝贵的财富。

后来者啊,愿你们能把oi这团火传递下去,黑夜终将过去,白昼也会到来。

现在的选手想要获得成就,天赋、努力和“运气”(包括稳定发挥、心态调整等非能力因素)缺⼀不可。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文章作者: xieshang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xieshang !
评论
  目录